編者按:為弘揚先進典型、樹立良好師風,本網特辟【立德樹人】專欄,對學校優秀教職員工、先進集體展開系列報道,以資廣大教職員工學習,爭做“四有”好老師,共鑄“三愛”新風尚。本期刊發外國語學院日語教研室先進事跡。
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教研室承擔著日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教學,二外日語和大學日語的教學及研究工作,自成立以來,教研室教研、科研取得累累碩果,這歸功于教研室老師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創新、科學的教學方法,以及與國際接軌的辦學理念。
教研室團隊積極學習落實教育部關于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打造一批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并逐步采用混合式教學,適度減少基礎語言課的學時,把基礎語言教學融入專業課程,重點打造《日語翻譯理論與實踐》《日本古代語法》《日語演講與辯論》《學術日語寫作》等9門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課程,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大大提升了教學質量。
教研室團隊還積極加入“雙萬計劃”和“一流課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實用日語(上)》榮獲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日語高級視聽》《實用日語(上)》獲評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實用日語(下)》成功獲評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級日語》榮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校文科組)一等獎。同時,《中日文化概論》《近現代日本作家作品賞析》等8門課程納入學校2020-2022年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計劃。
教研室團隊始終秉承孜孜不倦的育人精神,踐行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抱著甘于奉獻的教育熱情,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類教學任務,教學質量突出,平均每學期有5-6人次榮獲“授課質量優秀獎”。
團隊制定了“三全育人”獎勵辦法,鼓勵教師指導學生申報“創新學分科研訓練項目”、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和各類學科競賽,吸收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近三年,本專業學生獲批“創新學分科研訓練項目”國家級項目1項,省級項目3項;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2項,發表學術論文1篇;學生參加“‘中華杯’全國日語演講比賽”、“‘笹川杯’全國高校日本知識大賽”等學科競賽獲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省部級獎項12項。
專業教師參與全員育人工作,積極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及時解答學生學業困惑,“班導制”成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學習動力,營造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學生參加日本語能力測試N1通過率達到95%,參加日語專四、專八考試通過率均超過93%。
針對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00后大學生的個性特點,教研室團隊采用混合式模式開展教學,教學中秉承“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為學生營造“高參與感”和“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混合式學習模式將教學、學習、討論相結合,提升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與自主學習能力,強化了學生個性化學習。
在日語課程實施中,教研室團隊從教師層面,開展集體備課磨課,任務分工和團隊協作相結合;從學生層面,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師生共同制定課程評價標準和課堂紀律規范,引導學生組內交流、小組對話、集體討論,深化合作學習;課程評價方面,不斷打造自我激勵和相互激勵機制,設置具體可行的目標,監控學習活動。通過檔案袋管理,把學生的課前、課中、課下表現全程納入過程評價,確保學生不成為學習的“旁觀者”和“局外人”。
日語專業還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優本項目和校際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每年選派20多名本科三年級學生到日本武藏野大學、山梨學院大學交流學習一年。學校每年投入100多萬元專項經費資助學生境外交流學習。根據校際合作辦學協議,日語專業每年選派優秀畢業生到日本武藏野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國際化辦學拓寬了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有效利用國外高校優質教學資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編 輯:涂金鳳
責任編輯:許 航